2016-07-07
来源: 中国商报
1767
医疗器械作为健康产业的大分支与最主要的市场增长点,是最有投资前景的朝阳产业。医疗器械制造涉及多个行业,属知识密集与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高科技尖端水平的标志之一,被广泛誉为“朝阳产业”。
一、医院产品品牌化 家用产品消费品化
医院产品的品牌化会加速,会带来行业集中度的大幅提升。随着市场的品牌偏好形成与监管体制的完善,中小企业的风险成本将越来越高,医院医疗产品有望加速往优秀国产品牌集中。另外,海外医疗产品的代工企业也将有能力打造自有品牌,又将上演中国服饰业、家电业崛起的老路子。当医疗器械成为家用产品,消费属性便发生了变化,所导致的市场经营方式也会随之大有不同。家用医疗器械领域,竞争比医院市场更直接,调查发现医疗器械消费品的属性逐渐明显,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渠道扁平化。以前整个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维持了很高的利润水平,随着大众对产品的认知能力越来越强,消费者的自身决策权在加大,渠道也在加速扁平化,产品获得非常容易且渠道利润变得相对较薄。电子血压计和血糖仪等产品在电商等平台都很容易购买。
品牌形象和宣传力度在加大。家用产品的消费品化并不代表去品牌化,相反却是要加强品牌,因为之前人们选购这类产品时会聆听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建议再作决定,而现在随着产品本身的设计人性化,消费人群更容易作出满意的自主选择。
医疗产品的工业设计也越来越重要。医疗产品最根本的性能是有效性和安全性,这是所有企业最优先考虑的因素,所以现在经常在一些医院看到早期医疗产品的外观还是非常难看的。现在国内公司都喜欢宣传自己的产品获得大奖等等,说明医院和企业对产品外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二、小企业做创新 大企业做产业
国内企业创新能力远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目前很多企业正在做全球资源的整合,很看好这种模式。就创新和模式这两个方面来说,任何一个能做到极致,都能有极强的竞争力。
在国内当前的情况下,也许企业间的创新能力差距并不大,这个时候模式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目前,上市企业的模式创新很多时候都离不开医疗服务这个大的框架。同时,新法规的出台,让中小企业创新的时间和资金成本都会大幅降低,未来有望逐步形成“小企业做创新+大企业做产业化”的行业格局。
这样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谁看了能把持得住?
三、切入医疗服务 增强与医院黏性
从目前国内的产业规模来讲,医疗器械市场在3000亿左右,药品市场1万亿左右,医疗服务空间从长期来看空间是较大的。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与医疗服务行业的融合正在加快,有一条典型的发展路径,就是从单台设备到解决方案,再到切入运营。以乐普医疗为例,公司最初只是心血管支架的生产商,2-3年前开始尝试“大C+培训+配套几年支架”的整体解决方案模式,未来也存在切入心血管医院的可能性。和佳股份和尚荣医疗是给医院提供了“资金+解决方案”的整体打包服务,分享的也是县市级医疗服务市场大发展的蛋糕。这些企业借助下游医疗服务发展的力量搭建医疗器械平台反映的是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缩影,医疗器械公司切入医疗服务,一来可提升自己增长的天花板,另外还能增强与医院的黏性。
在当今医疗器械企业的竞争中,要想拔得头筹,就必须做到更好。比如企业自身在研发或者其他资源上有优势,可以通过这样的优势横扫任何对手,行业领先地位在一开始就得以确定。而大多数企业无法获得这方面的优势,要想突破重围,就必须创造根植于自身状况、不可复制的经营法则。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理念,使得原本只在某个方面有一些相对优势的企业,无限放大其优势,并且协同拓展其他方面的优势,由点及面,开疆拓土,确立行业优势。就像下围棋一样,假如都用定式,根本就没办法取得优势,必须要打出自己的风格。
这几种成熟的商业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再单单地闭门造车,而是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结合自身的优势,提升企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引入外部创新,激发企业活力,为医疗器械行业进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医疗器械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内外部关系的处理能力、资源的利用能力、经营发展的能力以及商业理念等方面的软实力上,这可以通过关系、资源、能力和知识这四大方面来反映。对于医疗器械行业,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更加注重它的深度,这是由它的行业属性所决定的,医疗行业本身就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能力与知识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
而关系与资源方面更加注重广度方面。资源越宽泛,关系面越广,对企业的发展就更加有利。企业在每个要素所处的位置组合到一起所形成的空间,就代表着整个企业的相对竞争力。
这种维度的拓展,很多时候是开拓新的疆域,改变需求端的口径,将整个大健康产业的蛋糕做大。所以,不仅有助于大幅度提升医疗器械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实现行业的竞争力维度的拓展,令大健康产业扩展出更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