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分析仪在各科室的应用

2017-06-08

来源: 贝登医疗

4321

  血凝分析仪是用于凝血常规检测的仪器,在医院中是必备的检测设备,用于血凝血栓出血性倾向检测,这个仪器在各个科室的应用是怎样的呢?

  在血凝分析仪的检测项目中,PT、APTT、TT、FIB是血凝四项常规检测项目,其中,PT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Ⅱ、Ⅴ、Ⅶ、Ⅹ水平,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APTT反映血浆中凝血因素Ⅴ、Ⅷ、Ⅸ、Ⅺ、Ⅻ、纤维蛋白原、纤溶活力的水平,是内源性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TT测定主要反映血液中是否存在异常抗凝物质;FIB是一种糖蛋白,在凝血酶水解下,最后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以止血。

  骨科患者多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骨折患者,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骨折后,由于肌肉骨骼损伤,部分血管破裂,血管内及细胞外露激活血液的凝血机制,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形成而达到止血目的。后期纤溶系统激活、血栓溶解、组织修复。这些过程都影响术前术后凝血常规检测的数据,所以及时检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和治疗骨折患者异常出血及有无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

  异常出血和血栓形成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对凝血常规异常的患者应在术前找到引起异常的原因,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

  妇产科引起的出血疾病以DIC最为突出,FIB异常率明显增高,及时了解血凝指标的异常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及早发现和预防DIC。

  内科的病种繁多,以心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患者为主。凝血常规检查中,PT、FIB异常率较高,主要由于抗凝、溶栓等治疗,因此做好凝血常规检查及其他血栓和止血检测项目得得尤为重要,为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传染科以急慢性肝炎为主,急性肝炎PT、APTT、TT、FIB均在正常范围内,而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随着肝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PT、APTT、TT、FIB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因此,检测血凝常规并动态观察,对临床预防和治疗出血及预后估计有十分重要意义。

  因此,准确做好凝血功能常规检查,有助于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血凝分析仪在各科室应得到合理利用,发挥较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