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IVD企业8大市场机遇分析

2020-08-18

来源: IVD销售实战课堂

1044

    八大领域细分,市场机遇分析!


      开篇:今年的新冠疫情,让很多IVD企业赚到了钱,也让很多IVD企业没赚到钱。背后给人的反思是企业和个人如何去选择赛道的问题。因此,我们今天想就体外诊断行业未来细分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机遇进行分享。


      一、新冠领域,市场空间或将持续增长


      最近,BCC Research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新冠检测市场高达4000亿,预计未来5年将增至6000亿至14000亿,年复合增速15%!


      给你个对比数字,去年国内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容量也就900亿左右!所以,你就知道目前的新冠和2003年的非典不是一个概念。这是一个全球性市场,因为全球的疫情一直没有结束的迹象。作为一个医疗从业者,深切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但从昨日的全球疫情数据来看,很快就会破2000万例。而此前这个数字被认为是年底才会出现。


      显然,来自全世界对于新冠疫情相关的医疗产品需求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那和之相关的呼吸机、监护仪、新冠试剂、耗材(含口罩等)、原料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求旺盛。


      只是国内疫情早就控制住了,就看你的企业能不能在全球市场上策马奔腾。


      我们觉得机会依然很多!


      二、即时检测领域,长期蓝海市场格局


      即时检测(Point-of-CareTesting, POCT)是一种在采样现场进行的、 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结果的检测方式。其较大的特点在于快速、随地、对操作者要求低。


      很多人说到POCT,视野大多还是在临床应用上。


      其实,即时检测应用的几大主要领域囊括了个人健康管理(如血糖管理、妊娠检测)、临床应用(心血管类检测、感染因子检测、脑卒中、血气电解质类、血糖监测、儿科检测、疗效监测、个性化用药等)、传染病和重大疫情检测、现场执法检测(如酒精检测、毒品检测、法医毒理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


      POCT初步划分为三大类:固相POCT、液相POCT、分子POCT。


      固相POCT应用的技术就是我们常说的侧向免疫层析检测,我们可以将固相POCT分为如下四代:第一代为胶体金技术、第二代为免疫荧光技术、第三代为上转发光和量子点荧光技术、第四代为磁定量技术。目前市场上的POCT大多还是以固相POCT为主。


      液相POCT技术主要指小型化学发光和微流控技术,目前处于较为初期的阶段。


      目前分子POCT技术主要指小型核酸检测平台(基于 PCR 技术/非扩增检测)和微流控平台,结合当下精准医疗及基层医疗单位的发展,未来分子POCT类产品前景广阔。比如像圣湘、卡尤迪、万孚、奥然、优思达、透景、耐德、金磁等参与者。


      未来随着分级诊断、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分子POCT政策倾斜市场还会进一步增长。


      只是,以后越来越需要更高端的技术去解决速度和准确度之前的矛盾。如果解决好了,作为国内主流市场的大二甲、三甲医院将会持续放量。


      因此,即时检测市场未来十年或将持续是蓝海市场!


      三、集采领域,行业政策决定未来走向


      集采领域,其实也可以说是体外诊断商品流通领域的一种销售模式。比如像整体打包、区域共建、集采招标等,其实都是集采的一种形式。目的都只有一个,降低终端医院的采购成本!


      而这些模式,都是需要政策来背书的。毕竟不是单个企业,单个产品指向单一终端的常规销售。而是单个企业拿到单个医院检验科、或者区域医院检验科的全部或者部分供应权。如果没有政策去解释,那很容易被认为是垄断。


      你可能会认为,行业未来也可能会借这次新冠集采的开头,像药品行业一样进行大规模的试剂集采招标。那是不是等于政策掐断了整体打包的路?其实也不能这样讲,医院被打包了也好,或者被共建了也好,只要跟着降价,控制成本,只要这种模式不被政策否认,一样会持续存在下去。


      所以,集采服务这种模式,只要不和降成本背道而驰,市场就会持续扩大。


四、发光领域,大增长点是借助级联、流水线


      我们评价一个市场怎么样的时候,很多时候应该看容量和延伸性。化学发光无疑是一个很广阔的市场,不仅仅是他在技术层面解决了其它免疫方法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更因为化学发光已经成为常规的诊断技术。



      而化学发光对应的临床领域又相当广泛,如:性腺类疾病、甲状腺类疾病、糖代谢类疾病、贫血类疾病、肝炎病毒类、优生优育类疾病、肾功能类疾病、骨代谢类疾病、肝纤维化类、肿瘤标志物类、免疫球蛋白类、药物监测类、心血管及心肌标记物类、炎症监测类、EB病毒类、其他内分泌激素类等。



      所以,化学发光的市场容量是足够大的。现在,大部分能上发光的医院都有足够的发光仪可以开展相关领域工作了。接下来,主流市场的争夺无疑就是升级换代。


      近些年,很多大厂都纷纷在布局级联和流水线,意思很清楚。拿下下一个主流市场的话语权。目前这类市场都纷纷被外企把持,但是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的不断升级,终端医院标本量的日益扩大,流水线和级联的需求会不断上升。因此,下一个主流市场的争夺,将会是在流水线领域展开。


      这也是发光的重要增长极。


      五、血筛领域,从血站到输血科的跨越


      能够玩的血筛核酸检测的企业不多,这个领域相对来说竞争者比生化、发等市场少很多。国外像诺华、罗氏等;国内像科华、达安、浩源、华益美、万泰、圣湘等。


      很多人其实对这个领域很陌生,其实对于核酸检测技术,较高端的应用领域就是血筛领域。原因在于核酸检测技术能力和混检、单检能力,最终体现就是有没有漏检。这个对于产品灵敏度、准确度是一个很考验的事情。


      2015年前后,国内血站基本上都完成了核酸检测能力建设,2020后,血站将会有新一轮核酸检测相关业务的竞争。


      但是,毕竟血站核酸血筛领域增长空间有限,只有进入临床才能承载更多的入局者。未来,输血科必定也会大规模开展血筛检测,这是切断血源传染的重要临床手段。


      六、生化领域,高端生化仪国产替代是条出路


      国内生化诊断行业,生化试剂基本上完成了70%的国产替代。生化仪器在二三甲市场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高端仪器仍由外资主导,国产占有率不足10%。


      如今,很多生化诊断相关企业并没有扎根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而是去做其他产品线或者整体打包。至今行业没有一款可以在大三甲医院和进口生化分析仪同台PK的产品。如果谁能做出和贝克曼、日立等比肩的生化分析仪,凭借生化诊断市场这么大的体量,想必在未来也必将是行业的头部企业。


      不然,只有在红海中竞争或者转移阵地。


      七、基因检测领域,广阔的市场空间


      基因检测领域可以承载的机会,太多太多。从临床、科研到个人消费。在国内,未来一定是一个数千亿级别的大市场,也是目前主流发光市场没法比拟的。


      只要技术发展的足够成熟,成本下来了。这一领域可以有非常多的上市公司产生。目前来看,基因检测领域是资本投入相当多的领域,虽然在应用层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方向无疑是对的。


      2020年5月28日,华大智造宣布完成超过10亿美元B轮融资,领投方为IDG资本、CPE,华兴新经济基金、国方资本、华泰紫金、钛信资本、上海赛领、基石资本、上海鼎峰、国泰君安创投等跟投,老股东中信证券/金石投资、松禾资本等追加投资。这是继2019年5月首轮募资后,华大智造完成的第二轮大规模融资。


      体外诊断行业这么大规模的融资,也就只能发生在基因检测领域。


      八、血球领域,连接常规感染标志物


      血球领域是一个很成熟的市场,但是基本上每一个病人都会查个血常规。这就为感染标志物连接血球市场提供了机会。常见的CRP、SAA、IL-6等感染标志物和血球绑定一起出结果,现在是很多厂商相继打造的产品方向。


      因为在血球常规领域,其他厂家很难去和迈瑞、希森美康正面比拼。因此,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一定是差异化进行的。


      总结:体外诊断行业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手工到自动化的进程。未来随着行业不断洗牌以及市场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新一轮的技术浪潮变革会在未来十年不断的产生。


      新生代的技术力量会在下一个十年不断崛起,机遇在于不断深度研究临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