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耗材集采结果出炉,大批进口产品淘汰

2024-01-01

来源: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2985

百亿能量器械市场,国产企业全面开启进口替代。


最高降幅75%!

大批进口耗材企业产品被淘汰......

就在12月25日,芜湖市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公布安徽省一次性射频等离子刀头等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upfile

《通知》明确等离子刀头、射频切割凝闭刀头、电切环三类医用耗材,94个产品报量,最终60个产品中选,淘汰率达到36%。

并且从企业最终中选价来看,对比企业申报价,最高降幅75%,48个产品并未降价。由此来看,此次集采降价并非是核心。而相关企业的中选情况却是一大亮点。

upfile


二类证的等离子刀头,34款产品报量,23家中选,淘汰率32.4%,中选企业均为国产。值得关注的是,成都美创医疗“川械注准20152010027”这款产品,报量4021把高居首位,但是最终被淘汰。

三类证的等离子刀头,13款产品报量,8家中选,淘汰率38.5%,中选企业均为国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仅两家进口企业美敦力、施乐辉均被淘汰,并且施乐辉“国械注进20153014003”这款产品报量1580把,高居首位。

二类证的射频等离子刀头,24款产品报量,18家企业中选,淘汰率25%,中选企业均为国产。

单极电切环,6款产品报量,1家中选,淘汰率83.3%,唯一中选企业为国产,报量最高的奥林巴斯淘汰出局;

双极和等离子电切环,15款产品报量,11家中选,淘汰率26.6%,中选企业均为国产。值得注意的是,唯一一家进口企业,且报量最高的奥林巴斯,其"国械注进20193011622"产品报量2374个,被淘汰出局。

不难发现,此次三类耗材集采,国产全面开启进口替代,进口品牌产品全面出局!


百亿能量器械市场!

开始全面洗牌

在高频电刀、超声刀和等离子刀三大能量器械细分市场中,等离子刀的市场增速最快,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76.5亿元,预计2025年国内等离子刀市场规模将达到 177.17亿元,2021年至2025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23.36%。

目前国内等离子刀市场进口占比约30%左右。其中施乐辉是绝对的主导者,杰西科技、方润医疗、莱诺医疗也是主要市场参与者。


但从安徽省此次等离子刀头带量采购来看,进口产品几乎全面出局,国产开始全面加速替代。随着全国耗材统一采购平台的建立,各省开启后集采时代价格联动,这一集采结果极有可能开始全国同步,最终推动等离子刀头在全国范围内的进口替代!

此外国家医保局要求,2025年前全国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住院部所有病种均要通过DRG或DIP进行支付结算。随着DRGs改革的全国落地,医保付费将从按项目付费向价值付费转变,从被动买单向主动作为转变。

同时DGRs付费推动国内手术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医保支付方式的变革将推动医院采用使用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工具和治疗方案,在这方面微创外科手术和能量器械具有一定优势。同时,为了实现有效控费,国内医院还会选择性价比高的国产能量器械产品。


变革型技术产品!

多科室应用撬动全新市场

等离子刀目前主要应用于耳鼻喉科、运动医学、脊柱外科和泌尿外科。随着微创术式发展,已经成为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手术器械。


一方面相关科室的快速发展成为等离子刀的主要增长驱动力。此前国家卫健委要求每一个三甲医院都要成立运动医学专科,但目前只有省级的三甲医院开设了运动医学专科,未来随着运动医学在国内蓬勃发展,更多的城市和医院普及运动医学专科,相关手术量快速增长。2019年我国运动医学领域年手术量已突破100万例,预计到2025年间每年手术量增速维持在20%左右。等离子刀作为关节镜下的必备手术工具,具有庞大的增长潜力。

另一方面微创术式的广泛开展和预期的集采降价共同驱动等离子刀在脊柱外科的应用量大幅增加。中国脊柱外科微创手术发展迅速,2019年手术量已超过90万台,相比2018年增长了12%。等离子刀非常适合解剖结构复杂、操作空间狭小的脊柱微创手术,其使用渗透率将会随着集采降价而快速提高,替代传统骨刀。

此外新科室的应用是等离子刀未来重要的增长动力。等离子刀正不断向妇科、医美、胸外科、眼科、儿科、肛肠科等科室延伸。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现已应用于甲状腺、乳腺囊肿及直径3-5cm的实性结节、肝脏多发及大型囊肿、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肺部小结节等领域。

等离子刀头国产替代背后,相关术式的延申,多科室应用范围的扩大,更意味着国产企业及产品迎来更大的市场。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