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
来源: 民营院长俱乐部
1335
更名:宁夏一医院变更“协和”之名
近日,一家成立于2004年,曾用名“宁夏新协和医院”的二级民营医院公司,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更名”公告。
公告显示,“根据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宁夏新协和医院”将更名为“宁夏祥安医院”,并继续为患者提供综合性医疗服务。
据当地一些自媒体反映,宁夏祥安医院其实并不是近两个月来,宁夏独一一家选择自主更名的医疗机构。在国家要求影响下,几家名字中含有“同济”、“协和”的中医院、皮肤病医院,甚至直接选择了解散或注销!
事情发生的原因,大概要从今年5月份说起——
2020年5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对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牌问题开展清理整治的通知》。
《通知》决定,要在今年11月15日前,以“协和”“华山”“湘雅”“华西”“齐鲁”“同济”“天坛”等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为重点,对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牌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整治。
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名称禁限用字词库,及时更新保护知名医院等机构相关字词;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名称的规范管理,对含有“协和”等知名医院名称相关字词的企业名称,无授权的一律不得登记;已经登记注册的营利性医疗机构,无投资关系或相关授权的,指导其变更名称。
《通知》一经公开,瞬间在民营医疗行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据新华网统计,截止2018年,我国医疗市场上共存在1700多家以“协和”命名的医疗机构,但真正与知名医院有关联的,只有北京、武汉、福建三家。
国家文件的颁布,其实就意味着至少1700家涉嫌“傍大牌”的医院都需要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完成更名,否则将有可能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名单,或是接受相应行政处罚。
矛盾:民营医院命名困难
关于民营医院存在的“傍大牌”现象,“界面新闻”的评价是: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资源相对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这就让投机取巧的“山寨医院”有了可乘之机。
微信公众号“华夏医界”则认为:这不是民营医院的错,是国家注册制度的问题。国家对医疗知名品牌应建设起完善的品牌注册制度,对著名品牌实行保护。
而“红网”所邀律师管恩宽则是从医疗机构角度倡议:包括民营医院在内,知名医院应重视商标问题,及时维权,进行商标保护。既可以向法院起诉不正当竞争或商标侵权,也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要求行政执法。
新医院申请注册时,也需要了解不正当竞争带来的危害,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规范意识。
事实上,民营医院在命名是,需要避开的“坑”,并不止“傍大牌”一条。
2010年以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政策,禁止新申办的医院使用“女子”、“男科”等词汇作为医院名称。像是去年12月,“衡阳北大泌尿医院”就曾因审批第二名称“衡阳男科医院”的缘故,被勒令整改,要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删除第二名称,制作更换机构牌匾、医务人员胸牌、医学文书等,不再使用“衡阳男科医院”的名称,并按核准内容发布医疗广告,制作更换户外医疗广告。
此外,使用“人民”、“医大”等词汇,也容易被群众误会成公立医院、擅自挂靠医科大学充当附属医院,遭遇投诉举报。这也迫使着民营医疗机构必须更小心地考虑自己的名字。
有读者表示,名字对于医院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无形资源。模仿、抢注册知名医院的名字,或是号称某某医院门诊部,曾是一些白手起家、没有特别优质医生资源、也没有稳定客源的民营医疗机构掩盖自身问题的一大“遮羞布”,涉嫌不正当竞争,应当批评惩罚。
但另一方面,在“放管服”浪潮下,也可适当对优质社会办医予以“命名红利”。像四川省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就提出:允许按三级医院设置和达到三级医院基本标准的社会办医冠名“四川”。不要让民营医院因外部因素输在了起跑线上。
预测:恶意“傍大牌”的医院将退出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28日,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又发布了“《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征求意见稿”,计划对卫生机构(组织)编写共计22位数字、字母的独一法定代码。
其中,“机构分类代码”将对标医疗卫生机构的营利、非营利类型。代码1表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代码2表示营利性医疗机构,而代码9表示其他医疗机构。
这项编码制度的确立,或许意味着,包括民营医院在内,未来每一家医疗机构都将拥有自己独有的“身份证”,接受全国统一的统计、监管、信息化管理。
代码制度下,优秀的医疗机构可以得到保护发展,而存在不良执业行为的医疗机构则更容易被查出“猫腻”,记入医保监管、企业信用之类的“黑名单”。至于恶意“傍大牌”的医院也容易在编码普及落地的过程中,直接被清扫出市场。
如今,这些曾经涉嫌“傍大牌”的医院,想继续发展下去的已自觉更名,不更名的也会遭遇更加严格的监管。从长远方向上看,这种现象还是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的,希望民营医院越办越好,让脚踏实地的“良币”支撑起社会办医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