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虚开增值税发票2.7亿

2020-11-27

来源: 赛柏蓝器械 /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18


      购买空壳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2.7亿元 

 

 

      人民日报在11月25日发表消息称,合肥警方破获医药领域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犯罪嫌疑人宋某某用其掌控空壳公司及关联公司,共计虚开增值税发票高达2.7亿元,关联公司30余家。

 


 

      文章指出,嫌疑人先后购买9家医药空壳公司,然后用其掌控的空壳公司帮助医药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帮助药企或医药代表套取“服务费”“回扣费”等非法支出。

 


      这个事件引起了警方的重视,民警获知宋某某系通过黄牛处以5000元到7000元不等的价格购买空壳公司。空壳公司注册所用的身份证及银行卡等相关信息均系网上购买所得。通过研判串联,民警初步掌握了宋某某实际掌控的9家空壳公司,并研判出参与开具增值税发票的相关关联公司,一个巨大的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犯罪网络浮出水面。

 

 

      通过办案民警董威威叙述,我们了解到这些空壳公司的幕后操控者通常通过网络聊天软件相互联系,一般不公开真实身份,就算是线下交易活动,也会用昵称、别名介绍自己。在接到虚开增值税发票“业务”后,他们通常会找三家以上公司通过交叉互开的方式来逃避税务部门的稽查。

 

 

      令人震惊的是,和犯罪嫌疑人宋某某直接联系的关联公司近30个,参与虚开或使用增值税发票的嫌疑人分布在多个省市。宋某某掌控的其中一个空壳公司一年就开具增值税发票票面额高达3000余万元。

 

 

      犯罪嫌疑人为了避免遭到怀疑,宋某某通常会举办一个小型的咨询会,并会用车船票、住宿票来予以验证。通常一个20万左右的咨询会,宋某某会开出300万甚至500万的增值税发票。经了解,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侦查中,该局经侦大队已经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

 

 

      国家医保局:对虚开发票零容忍

 

      对于以上违规行为,国家相关监察部门已经开始穿透式检查。



      11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的操作规范(2020版)》,根据该内容,在上述评价制度下将建立信用评价目录清单。

 


 

      评价范围包括医药企业定价、营销、投标、履约过程中实施法律法规禁止、有悖诚信和公平竞争的行为以牟取不正当利益,如在医药购销中给予回扣或其他不正当利益、实施垄断行为、价格和涉税违法、恶意违反合同约定、扰乱集中采购秩序等。

 


 

 

      以上内容指出,将严查医药购销中,给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集中采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回扣或其他不正当利益”,严查取得虚开的增值税发票。

 

      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依法查处涉嫌虚开骗税企业17.63万户,认定虚开增值税发票835万份,涉及税额1558亿元。今年福建省税务局62份税务处理公告直接点名36家医药企业。



      焦点访谈曾发布调查报道《财务造假须严惩》披露,一批A股上市公司先后遭到证监会的立案和处罚,原因是它们涉及财务造假的违法违规行为,金额甚至突破百亿元。

 

 

      监察部门,入驻医药企业查账

 

 

      国家卫健委消息称,在“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部际联席会议第二十二次会议”上指出,2020年纠风工作要继续严厉,并巩固医药流通领域纠风成效,坚决清理行业乱象。

 


 

      “将对医药生产流通领域虚开发票、偷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查处。”《关于印发2020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中强调道。将严厉打击医药企业与合同营销组织(CSO)企业串通,虚构费用套现以支付非法营销费用的违法行为。聚焦医药购销、医疗服务和“保健”市场等重点领域,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和广告监管执法,加大对商业贿赂、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国家对于医药销售环节一直开展“穿透式”监管,延伸检查关联方和相关销售、代理、广告、咨询等机构,检查医疗机构的安排,以及费用、成本、收入的真实性。

 

 

      据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可见,广东、江苏、浙江等多地发布违法税收案件,其中多家医药企业涉嫌虚开发票,其中广东省31家,海南省30家,湖北省22家,深圳市21家,四川省13家,青岛市6家等等。

 

 

      财政部在去年发布加急文件《财政部关于开展2019年度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会同国家医疗保障局对77药企查账。

 

 

      检查的内容包括药企遵守会计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内部控制规范等情况,还包括药企费用、成本、收入的真实性。尤其是销售费用真实性、成本真实性、收入的真实性、销售返点回扣等其他问题。



      相关统计表明,2020年约有20家上市药企因销售费用增长过快,甚至超过营收的增速而收到监管部门的问询函和监管函,并要求说明销售费用增长合理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