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9
来源: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849
进口占据垄断地位高值耗材领域,开启大规模带量采购!
就在今日(11月15日),河南省医保局发布了《关于通用介入类和神经外科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采购的公告(九)》,公布了两大类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中选结果。
此次通用介入类、神经外科类两大类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无论是采购品种,还是参与地区,规模都十分浩大。
其中,神经外科类,集采联盟地区覆盖23省区,采购品种涉及13类;通用介入类,集采联盟地区覆盖19省区,采购品种涉及12类。
据统计,此次集中带量采购共有申报企业209家,拟中选企业182家,中选率87.08%;申报产品17688个,拟中选产品15850个,中选率89.61%。 其中,通用介入类申报企业148家,拟中选企业120家,中选率81.08%;申报产品13519个,中选产品11956个,中选率88.44%;通用介入类总体平均降幅65.40%。 神经外科类申报企业67家,拟中选企业60家,中选率89.55%;申报产品4169个,中选产品3894个,中选率93.40%;总体平均降幅68.55%。
扫码查看中选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通用介入类和神经外科类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其采购需求量超过200万个,超大体量之下,通用介入和神经外科类耗材市场面临重新分配。
通用介入类医用耗材的年度采购总需求量为20000437(单位:个/根/套);
神经外科类医用耗材的年度采购总需求量为1464190(单位:个/枚/套);
尤其是此次采购量分配规则强调,在各品类中,最低价中选的企业在采购量分配中将获得更大份额倾斜。这意味着,报价更低的企业将获得更多待分配量。
此次多个产品国产企业都给出了最低价。例如神经外科类耗材中的脑脊液体外引流系统,威海鸿宇就报出了248元的最低价;金属颅骨钉,上海伍健报出了66.04元的最低价。
神经外科类和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都属于市场规模可观但技术壁垒高的尖端产品。
以神经外科为例,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测算,2023年我国神经外科耗材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1亿元。预计未来5年,我国神经外科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神经外科耗材产品种类众多,重点产品主要为人工硬脑(脊)膜、颅颌骨修补固定产品、高端止血产品和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等。
除了人工硬脑(脊)膜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其余产品仍由外资品牌主导,进口替代率非常低。全球范围内,美敦力、史赛克、德国蛇牌、强生、英特格拉、强生等外资企业处于主导地位。
此次通用介入类和神经外科类两大类医用耗材,进行覆盖23省的大规模带量采购,无疑将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实现国产和进口之间的重新洗牌。
自 2019 年《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发布以来,高值耗材集采覆盖品种、区域持续扩大,短期降价压力之后是价稳量增,龙头品牌渗透率和占有率大幅提升。
2019-2022年,国家和地方累计开展高值耗材集采 75 轮,包括 4 轮国家集采、36 轮省际联盟集采和 35 轮省市级集采,涉及品种超过 20 余种。
全面推进的高值耗材带量采购,也开始全面改写国内耗材耗材市场格局。
一方面参与集采的主要国产龙头企业基本上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进展。
乐普医疗在经历了 2020Q4渠道去库存和部分退货以及 2021、2022 两年集采全面执标降价后,心血管植介入创新产品组合(药物涂层球囊、生物可吸收支架、切割球囊等)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基本实现平稳过渡。
微创医疗药物洗脱支架产品在首轮集采期末已覆盖中国市场约 3200 家医院,协议期满后续标价格上涨,总协议量提升近 80%。
春立医疗关节国采执标初步实现以价换量,2022 年板块营业增长 1.05%,增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惠泰医疗球囊产品在 2020年贵州、重庆、海南三省集采中标单价下滑35%-40%,而销量实现 300%-800%增长销售额预计增长 157.47%。
另一方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外资龙头企业,也面临原有产品市场的颠覆以及撤退。
早前,在山东省耗材撤网公告中,捷迈邦美透露脊柱业务在中国的代理权已转让,脊柱业务已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今年9月,史赛克在上半年财报里对中国带量采购中标情况及影响做出说明,谈到公司在2022年第三季度进行的脊椎产品带量采购项目中竞标失败,因此正在退出中国的脊椎业务。
此前,美敦力首席财务官也曾表示,带量采购给其带来的影响超过许多竞争对手。该公司还预计,到2024财年结束其中国市场业务将有80%受带量采购影响。
集采之下,走到行业巨变的岔路口,耗材厂家在变,不改变即被淘汰,耗材代理商更是如此。找到更多中低值新品补充现有产品线,提升利润空间;或者是跨科室转型,找到快速发力的实力新品都是求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