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
来源: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4114
2024年11月25日,国家医保局首次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列入立项指南,并明确在放射检查、超声检查、康复类项目中设立“人工智能辅助”扩展项,这意味着中国AI医学影像领域迎来新的变革:一方面医保政策的支持将催生更大规模的临床需求——推动国产AI医疗设备和技术投入使用,技术不断创新,上下游产业链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国产替代也将进一步降低医院采购成本和费用,同时提升院内AI产品的覆盖率,助力诊疗效率、手术精准率提升:例如自动分析大量医疗数据、影像数据,辅助快速生成诊疗报告,减轻医生工作负担等。
2018年以来,借政策东风,千亿级规模的广阔市场前景已经推动大批国产AI智能企业入局竞争;2024年医疗大模型迎来商业化“元年”,从患者问诊到辅助诊断,从药物研发到医院管理,AI大模型全面提升诊断和治疗效率,改善医疗服务体验和降低医疗成本,大量头部医院主动拥向大模型,掀起一场智能化革命。但与此同时,医疗数据的互不连通和近乎为零的容错率、医疗的高度复杂性,也全面增加了医疗大模型商业化的难度,成为医疗AI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数据,是AI时代的燃料,亦是驱动大模型不断进化的关键所在。目前医疗数据中有超过90%的数据来自于医学影像,这也意味着一个切实有效的、能作复杂决策、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医疗人工智能大模型,必须融合医学影像场景。并且影像大模型的应用直接关系到诊断的准确性,医疗服务质量高低,其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极高,这不仅奠定了影像大模型在众多医疗大模型中的重要地位,更成为众多医疗AI企业重点布局该领域的原因。
但现实情况是医疗影像大模型对精度要求高,研发难度较大,成功的影像大模型要快速理解成千上万个像素组成的医学影像,包括各类人体器官、病灶、疾病征象,并且在识别精确度上需要达到极高水准。因此建成医疗影像大模型也成为医疗AI企业必须攀登的珠峰。
作为中国高端医疗设备领域领导者,联影集团在医学影像领域深耕十余年,子公司联影医疗已推出了超过120款业内领先的高端医疗装备,产品覆盖全球13000多家医疗机构,包括国内超1000家三甲医院,由此在医学影像领域积累了大量知识、经验以及数据,这些为旗下子公司联影智能在医疗大模型上的发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开发医疗大模型必要且坚实的基础:百万级医疗数据库、百余款AI应用和模型、丰富多维的落地场景。
联影智能基于海量医疗数据训练出的基座大模型uAI影智大模型,突破传统的影像小模型理解能力较弱、生成能力有限、泛化能力低的局限性,该大模型突破性具备医学影像的通用认知能力,可以进行有意义的超越训练,提升诊断治疗效率和精度。
以DSA技术应用于心脏介入手术为例,由于图像中造影导丝细、背景噪音多,标注分割追踪挑战大,导致其数据和标注收集困难。但使用少量人工标注数据,通过uAI医疗影像大模型生成大量模拟导丝图和不同动态背景,就可得到海量DSA训练视频。投入模型训练后,导丝检测分割准确性提升6%。类似思路下,uAI医疗影像大模型可模拟私域数据,提升联邦学习精准度11%。
众所周知,医疗大模型要真正体现其价值,关键在于能够紧密贴合实际医疗场景,并解决实际场景中的具体问题。无论是患者、还是医院、医生,要的都不是模型,而是实际的应用,是肉眼可见的诊疗效率和手术精度提升。
区别于现有的大部分医疗大模型,联影集团以uAI影智大模型作为基模型,还可在文本、影像、混合模态产品开发上带来全维助力。比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联影智能共同开发的“uAI 有爱小山-电子病历书写智能助手”入选了上海市首批5大医疗应用场景MaaS平台,该文本大模型已在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其中一个病区进行应用研发和试点,累计使用量超370例,病历书写平均时间从20分钟缩减至5分钟,病历书写工作效率提升75%,临床医生对辅助书写的内容质量给予高度认可;uAIMERITS 多元手术规划平台应用于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团队的 “全球首例” 混合大模型驱动手术中,运用影像大模型分割算法及智能动态跟踪投影技术,解决了穿支皮瓣制备中医生靠经验定位血管的痛点,提升了手术效率和精准度。
在AI医学影像向千亿规模进击的壮阔旅程中,当下医疗科技企业已经进入业务商业化的关键时期。企业如何依托自身独有的生态路线加速自身造血速度,提升商业化落地的能力,成为在目前竞争激烈的赛道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基于此,联影集团以uAI影智大模型为基座,将人工智能贯穿“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整个医疗健康生态,并基于“将AI场景化覆盖”思维,推出了医疗全场景解决方案。
在疾病预防诊断方面,由于磁共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软组织成像,特别适合于诊断脑部疾病、脊柱病变、肿瘤及关节损伤等。联影医疗打造的uAIFI Technology 「类脑」技术平台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集合了15项自研核心技术,让磁共振变成了主动思考、主动关怀、自我进化的“智慧生命体”。具体到产品端,本届RSNA联影医疗在全球首发首展新一代3T磁共振uMR Ultra,搭载uAIFI·LIVE平台,可以将磁共振成像从“摄影”转变为“摄像”,呈现“实况照片”效果,使临床能够看见运动、了解运动,引领磁共振成像进入LIVE imaging时代。其中uAIFI·LIVE平台基于uAIFI平台,是联影全新推出的动态影像智能核心,整合系统软硬件,实现全身LIVE imaging。
在手术治疗方面,联影集团旗下子公司联影智融的uNavigator双导航手术系统及超声刀系统融合CT、MR精准诊断,通过AI图像算法进行亚毫米精度的精确三维重建完成术前规划与术中引导、操作;联影智融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通过AI加持快速加载影像序列,一键提取脑核团组织血管,帮助医生在术中高效安全完成手术,降低颅内出血风险。在华西医院,完成手术的入颅误差小于0.5mm;在上海瑞金医院,最快完成的一条电极植入仅用3分多钟,极大缩短手术时间;在三博脑科医院,为一名患儿完成了98.62mm的长路径活检,精度及稳定性得到了全面验证。
在健康管理方面,联影集团甚至将AI医疗的触角伸向了TOB之外的TOC领域。在医疗可穿戴设备方面,得益于在自研芯片和智能算法领域的深度布局,及在医疗领域的多年耕耘,联影微电子打造了业界首款真正适合国人语言习惯的医疗级助听器,通过深度定制中文言语AI增强算法与中文听力公式,内置12种本土化声场景,大幅提升国人的聆听清晰度、言语可懂度和舒适度。
每一家能够历久弥新的百年企业,都离不开其通过创新变革穿越技术周期、产业周期的能力。站在中国医疗器械发展中的长河中回望,用十年从0到1成长为国产医学影像创新领导者,联影集团步履不停;当众人仍旧驻足感叹,或许也仅仅是国产医学影像的天花板?转身联影集团却已经开启了下一个十年的征程——打赢医疗AI大模型攻坚战,用下一个十年完成诊疗一体化+AI的全场景解决方案拼图。历久弥新的创新韧性,是联影集团成为医疗AI领域创新领导者的不二法则。
以应用见长的医疗AI,中国的创业者正在逐步跑赢全球,在特定领域里成为隐形冠军。而出海,则是中国医疗科技企业走向全球化的最好途径。不同于传统医疗器械企业依靠的成本优势,医疗科技企业的出海,本质上是新兴技术和解决能力的出口,更考验出海企业的综合实力。
“出海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强的创新才行。联影集团从成立之初就定下了‘三个必须’,即必须全线覆盖自主研发,必须掌握全部核心技术,必须对标国际顶尖水准。”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如是说道。
作为中国数智化医疗器械企业迈向国际舞台的主力军,联影集团秉持“高举高打”的市场策略,以颠覆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和模式降维打击,成为中国AI医学影像出海新标杆,也成为中国模式的又一个样版,出海输出中国方案,中国创新。
在今年全球放射界的狂欢盛宴——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上,联影集团带来了业界首款智慧仿生空中机器人DSA uAngio AVIVA、自主研发的新一代3T磁共振uMR Ultra、联影分子影像的技术标竿uMI Panorama 家族等大批高端医疗设备。旗下子公司联影智能带来了10+AI平台,100+AI应用,包括前文介绍的联影集团布局医疗AI赛道的核心技术所在uAI 影智大模型、基于 uAI 语音识别、医疗文本大模型、具身智能等跨模态技术的智能医生助手uAI Avatar等等。其中十余款AI应用获批FDA及CE认证,获批产品覆盖心脑血管、呼吸、神经、创伤、肿瘤、放疗、急诊等多个病种多种场景,将极大加速海外商业化落地进程。
在征战全球化市场的路上,品牌影响力小其实是中国械企最大的隐形门槛之一,毕竟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国际巨头品牌早已占据领先地位,国产品牌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并非一件易事。
依靠联影集团“高举高打”的差异化市场竞争战略,六年时间内凭借世界首创全身临床超高场5T磁共振、世界首台75cm超大孔径3T磁共振uMR Omega、世界首款Total-body PET-CT uEXPLORER 、业界首款全芯无极数字PET-CT uMI Panorama等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创新技术与产品,联影集团逐步敲开了美国更多医院的大门,并且通过融合AI等先进技术,联影集团打造了一系列跨产品线的数智化超级平台,深度赋能全模态的精准诊疗装备,让医疗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更可及,同时也为AI医疗产品的出海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探索出一条成功路径。
一方面,医疗AI产品能否成功进入市场,医疗机构与临床医生的选择和认可十分重要。联影集团瞄准海外高端市场,积极开拓,进驻全球包括美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波兰、印度、韩国等超75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0多家医疗机构。
与此同时联影集团还致力于AI医疗产品领域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生产出了多款能够帮助医生解决临床治疗痛点的创新产品,赢得了全球医疗界的高度赞誉与广泛采用。值得注意的是美国FDA和欧洲MDR对于医疗AI产品的审评非常严格,需要证明产品的临床价值、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意味着申请相关产品认证,从递交申请到获批,一般需要半年以上时间。而联影集团旗下子公司联影智能的脑出血分诊AI应用从提交申请到获批FDA仅用了58天,可以说是刷新了国产AI医学影像产品海外拿证速度。
另一方面,联影集团还选择与当地顶级医疗服务商合作,以加速在当地的市场渗透率。不久前全美综合门诊放射学和肿瘤学解决方案领域的全国领导者Akumin,宣布与联影集团合作成为多年度、多模态战略联盟。并且双方将把Akumin位于佛罗里达州普兰泰申市的影像中心建设成为联盟中的首个卓越中心,而该机构也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作为Akumin迄今为止最领先的医疗机构首次亮相。
Akumin是美国医院、卫生系统和医生团体的首选的放射设备合作伙伴,与全美超过1000家医疗服务提供商和医生集团合作,包括排名前30的健康系统中的23家。此次合作Akumin普兰泰申中心将配置联影医疗的旗舰系统,包括世界首台75cm超大孔径3.0T磁共振uMR Omega等高端医疗设备以及相关AI系统。这些系统旨在提供更快速、更精准的诊断,同时提升患者体验。
联影集团此次与Akumin合作,不仅能够强化品牌在北美市场的影响力,还能够进一步扩大产品服务的范围,通过Akumin全国性医疗机构的样板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在北美市场渗透率。
AI技术与软硬件设备的融合,是医疗器械数智化的核心。2024年是中国医疗器械数智化涌现的时刻,以医疗器械数智化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大国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医疗器械全球崛起的重大机遇。与时代并行,与祖国并肩,作为中国医疗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领军者,联影集团能够从高端影像设备商跃迁为“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的创新解决方案”提供者,源于其对标国际前沿、不断创新的底层硬核实力。
回归医疗AI产品的本质,正是解决真实医疗场景中,医生诊疗效率、精准度提升等未被满足的诉求,联影正以集团之力,真正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向世界舞台展现中国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实力。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影响负责。